>>您當前位置:首頁 -> 專題 -> 2021 -> 先行區 -> 理論·時評
      明知山有虎 越是艱險越向前
      ——“起步沖刺、開局爭先”系列談之三
      2022-02-18 08:00:18   
      2022-02-18 08:00:18    來源:寧夏日報

        困難就像彈簧,你弱它就強,你強它就弱。越是困難時,越要不屈不撓、攻堅克難,也越是能把“不可能”變成“一定能”。

        前些天,全區新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現場會上,企業觀摩環節,入駐寧東能源化工基地的曉星氨綸(寧夏)有限公司負責人,一再點贊寧東速度、寧東服務。

        這是為什么?原來,從2021年3月18日年產36萬噸氨綸及其原料配套項目破土動工,到管委會承諾的“9月底電路全通”,短短6個多月時間,又有疫情影響、各種因素干擾,企業對9月30日通電根本沒抱希望。但沒想到的是,為了一個承諾,工人加班加點工作,工程臨近收尾時管委會負責同志連續蹲守在現場……歷經諸多波折、克服重重困難,寧東給了企業意想不到的驚喜和感動,也用無所畏懼、迎難而上的勇氣和魄力,實現華麗蛻變,再一次站在了從“精”到“精彩紛呈”的新賽道上。

        雖然,寧東的飛躍只是寧夏發展道路上的一幀縮影,但他們卻用自身經歷印證了一個大道理:志不求易者成,事不避難者進。無論是個人成長,還是地區發展,從來都是與艱險相伴、與風雨同行的征途。面對困難挑戰,迎難而上、奪關闖隘是我們唯一的選項。只有知難而進不畏難,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;只有事不避難迎頭上,方能鑄就事業發展的精彩與輝煌。

        “越是偉大的事業,越是充滿挑戰,越需要知重負重。”從某種意義上說,改革發展就是一場革命,畏首畏尾,前怕狼后怕虎,很難取得成功。只有堅定與時俱進、攻堅克難的信心,拿出“明知山有虎,偏向虎山行”的勇氣,才能啃下硬骨頭、蹚過激流灘,推動發展取得新成就、新突破。而今,站在“兩個一百年”的歷史交匯點上,民族復興曙光在前,寧夏發展日新月異,正在推進的“九個重點產業”“十大工程項目”“四大提升行動”等工作,過去一年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績、展現出傲人的前景。但,我們也要看到,現在的前進只是邁出了一小步,“發展起來以后的問題一點不比不發展時少”,解決這些問題的復雜程度、敏感程度、艱巨程度,也絲毫不比過去輕。

        特別是今年,黨的二十大和自治區第十三次黨代會即將召開,各項重點任務仍需持續大力推進,改革發展穩定難度更大、任務更重。大到產業發展、生態建設、民生改善,小到社區治理、節能減排、鄉風文明,都會面臨多元復雜的內外部環境,也會存在新舊矛盾疊加的重重困難。“逆水行舟用力撐,一篙松勁退千尋。”當此機遇稍縱即逝、開年沖刺迎戰的關鍵時刻,缺少拼搏意識、沒有奮斗精神、不敢迎難而上,怎么行?如若遇到問題只會躲、困難擺出一大堆,總想再等一等、看一看;推動落實經常左右為難,這也怕那也怕,唯恐給自己惹來麻煩;長期精神狀態低迷,遇到問題像鴕鳥一樣把頭埋在沙堆里,感嘆“為官不易”,或者干脆“為官不為”,不僅自己將一事無成,改革也難有突破,工作更難以推進。

        困難就像彈簧,你弱它就強,你強它就弱。越是困難時,越要不屈不撓、攻堅克難,也越是能把“不可能”變成“一定能”。做到這一點,光靠拍胸脯、耍嘴皮子不行。對身處改革發展前沿的黨員干部來說,應對困難的最好辦法,就是拿出高招,埋頭苦干,是保持牛勁不改、再添虎勁,錨定產業發展的難題、聚焦群眾反映的難事、緊盯基層工作的難點,持續發力、堅持不懈。只要保持“越是艱險越向前、敢教日月換新天”的昂揚斗志,主動迎難而上、奮力攻堅克難、排除一切艱難,就一定能在一個個難題破解中展現擔當實干、推動工作落實,一步一個腳印向著既定目標任務不斷前行。(嚴霜劍)

      【編輯】:張靜
      【責任編輯】:張靜
      【寧夏手機報訂閱:移動/聯通/電信用戶分別發送短信nxp到10658000/10655899/10628889】